“伊阙之战,白起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,鄢郢之战,白起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,长平之战不用说,此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人,白起被成为杀神,依我看,萧恂根本就是白起再世!此人迟早有一天要为我大雍带来祸事!”
此言一出,整个茶楼里,一片寂然,谁也没有料到,居然有人敢指名道姓地说宸郡王的名讳,难道说,此人不打算入朝为官了吗?
谢知微朝那人身上看了一眼,见此人穿了一身佛头青刻丝白貂皮袄,便明白,此人的底气从何而来,就不知背后人是谁了?
谢知微朝斜睨了一眼,一直站在她身边不离左右的窦秀娘便扬声问道,“这位公子高谈阔论,不知如何称谓?”
可若是说,宸郡王不会如白起一样,将来会有好结局,那能说明什么?宸郡王都能为大雍带来祸事了,皇上还不惩治,岂不是昏君?
若惩治,岂不是又和秦王一样?
“杨公子,当年长平之战后,白起在坑杀赵兵前,曾经说过一段话,杨公子饱读诗书,应当还记得,我家郡主问,是一句什么话?”
嘶!
“呵呵,端宪郡主这是谦虚,我听说啊,崔谢两家基本上都是过目不忘的,真是人比人气死人!”
……
谢知微也没管下面的窃窃私语,而是对杨镜川道,“方才我听杨公子说,宸郡王不该射杀西凉俘虏,不知,宸郡王此举,用白起将军的话来解释,可否行得通?”
他深吸一口气,缓过劲儿来后,冷哼一声,“从古至今,也没有谁赞同白起杀神的做法,既然郡主也饱读诗书,不知可否记得《史记》是如何评价白起此举?”
谢知微嫣然一笑,“杨公子,不知‘学而不思则殆’怎么解?我之所以让杨公子背白起说的那句话,是因为,那句话乃是白起所言,而《史记》中评价白起之举,乃是一家之言,岂可相提并论?”
“读书人言兵,与赵括有何区别,长平之战,若领兵之人非赵括,想必赵国不会败得那么惨!自古文臣武将,各司其职,今日,杨公子还算不得文臣,鲤鱼尚未跃入龙门,尚不是天子门生,便抨击时政,直呼尊者名讳,为了一己私欲,连读书人的脸面都不要了,想昔日杨范老先生学问操行俱佳,后世子孙为五斗米折节,可真是可叹可憾!”
众人的目光均聚集在了杨镜川的身上,自有目光锐利者看出,他这身衣服价值不菲,便笑道,“杨公子,你这又是缂丝,又是白貂的,不知在哪里发财,也提携一下兄弟几个?“
------题外话------
第三更!